佛山建設廣東第三大城市,陶瓷行業作為佛山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佛山陶瓷產業如何整合、持續發展成為國內陶業界、政府、企業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而近日,國內陶瓷資深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帆先生就本報專訪時提出佛山陶瓷產業未來發展的八大方向,對佛山陶瓷行業的發展極具借鑒意義。
一、是佛山陶瓷不能外遷。陶瓷作為佛山的重要支柱產業,應該像青島一樣有一個海爾式的航空母艦企業,政府在這方面應該好好扶優扶強。大家都知道,荷蘭只有一個飛利浦一家企業,其稅收就占了整個國家的70%,所以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應該培養一個有實力的陶瓷大集團。
二、是佛山陶瓷的發展定位是古、大、強。在國內,只有佛山才有條件在這三方面做文章,一是古,就是圍繞著石灣這一千年陶瓷古鎮做好文章,挖掘陶瓷歷史文化資源;二是大,就是陶瓷行業發展進入到微利時代,企業要做大,薄利多銷是市場發展大勢;第三才是強,只有古、大這兩方面做好了工作,才能往強方向發展。
三、是不管政府、協會怎么弄陶業,都必須遵從三個原則。一是市場原則,二是陶瓷的產業特點,三是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當前國內部分發展迅速的新陶瓷產區,由于盲目上線,運輸、產業配套等問題的限制,已呈現出競爭不力的疲狀。不遵從以上三條原則去發展陶瓷產業,可能只會將產業弄死。
四、是佛山陶瓷產業未來布局應以“三環”布局。基于城市化的發展,一環是以禪城區的石灣、 南莊為中心的中心環,重點構建產業研發、創新、技術、人才、物流、信息、文化、會展;二環是南海、三水、順德等三個區,主要發展陶瓷產品的生產基地,三環則是南海、三水、順德以及周邊原材料供應地,主要是發展原材料、陶瓷裝備等上游產業配套,這種布局既符合佛山陶瓷行業發展的歷史,不會跳得快,又符合產業發展的延續性。
五、是同心協力地打好佛山陶瓷這一區域品牌。這必須加快協會機構建設的步伐,產業發展需要,不妨考慮由一批龍頭企業自發成立一個行業商會,來對接政府、行業、企業等環節,為做大做強佛山陶瓷品牌提供服務。
六、是佛山應成立產業扶持中心。佛山陶瓷發展到現在,在國內甚至國際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政府、協會、企業等多方應以產業發展的眼光進行規劃、定位和發展,而并不是僅僅局限于設立一個產品研發研究所或是什么機構,應以產業的角度進行推動。
七、是政府應出臺一個好的產業發展機制。沒有好的投資環境就留不住企業,也做不大做不強產業,而龐大的產業資金的向外流動也會進一步對本地區的支柱產業形成打擊。
八、是產業應該有一個好的協會。目前陶瓷產業協會比較混亂,佛山陶瓷產業不團結只會增強內耗,面臨華東、山東等陶瓷產區的競爭必須有一個權威的、有作為、能代表行業利益并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協會,佛山陶瓷產區的另一個不大為人所提的優勢就是豐富的媒體資源,這是全國獨有的。